朱正海的古琴收藏
2012/8/26 18:10:51


  扬州网讯 本网昨报道了扬州琴家朱正海及其儿子朱浩宇参加了2012中国(国际)民族器乐艺术节,双双捧回全国金奖,其中朱正海研制的鹤鸣秋月式古琴由中国古琴学会会长朱晞收藏。一时间,很多读者对扬州的斫琴技艺充满了好奇,扬州历史上有哪些著名古琴?扬州斫琴又是从何时开始的?记者昨进行了调查。
  A
  扬州琴家
  曾在扬见过唐代古琴
  扬州琴家无数,他们弹奏的最早的古琴是什么时代的呢?
  昨天下午,南风琴社社长、著名广陵派古琴家、国内古琴鉴定专家马维衡回忆,他所见的扬州最早的古琴是唐代的古琴,“我是1985年学习古琴的,当时就是在老师家里见过唐宋时期的古琴”。
  扬州藏家多古琴。马维衡翻阅相关史料发现,孙绍陶、张子谦等扬州古琴名家都曾收藏过古琴,马维衡称:“琴以古为贵,四川人雷威是中国唐代著名七弦琴制造家,唐宋时期,四川雷威家族制作古琴可谓全国闻名,那时,如果能得到雷威的琴,可是琴家梦寐以求的事情。据史料记载,‘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就曾收藏雷氏古琴。广陵派琴家孙绍陶收藏过两张古琴,张子谦收藏了5张古琴,而且,他们不仅将古琴弹奏到高妙的境界,还擅长昆曲,具有极高的艺术修养。”
  “古琴在古代是文化和经济地位的象征。”扬州琴家朱正海也表示,很多扬州盐商以及清代扬州大户人家都收藏了古代的古琴,尽管他们不会弹奏古琴,但是古琴显示了主人的文化品位和经济地位。
  扬州广陵琴社创始人之一的胡滋甫在古琴方面的造诣为众人所熟悉,他收藏的古琴也最多,如唐天宝元年琴,北宋崇宁年间马希仁琴,崇宁年间金渊琴,元祐元年东坡居士琴。翻看到史料中有胡滋甫收藏的古琴图,马维衡回忆说:“胡滋甫收藏的这两张古琴,我曾经见过。”
  研制古琴
  扬州始于上世纪80年代
  扬州古琴名家收藏的古琴是扬州人研制的吗?马维衡带着敬畏的语气说,根据他多年的研究,发现唐宋时期扬州没有制作古琴的记载,唐宋时期研制古琴主要在四川一带,到了民国时期,浙江一带制作古琴也开始兴起,而民国时期,扬州弹奏古琴的人不少,但是没有斫琴的。
  虽然如今扬州有大大小小的古琴制作厂约200家,但是“扬州研制古琴的历史并不长,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马维衡说,原来,上世纪80年代初,京剧团欲采用古琴做道具,而真正弹奏的古琴太大,作为道具使用不方便,于是,就制作了小的古琴模型。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扬州民族乐器厂厂长卢玉平的证实。卢玉平告诉记者,1985年,全国性“古琴打谱会”在扬州举行时,扬州民族乐器厂已经开始研制古琴,随着古琴艺术越来越得到重视,朱正海等扬州琴家在学琴的同时也开始制作古琴。有了琴家参与制作古琴,古琴也越发具有艺术性。
  据了解,做一张好琴,不仅要独具匠心,更要有对文化内涵的深刻把握和对审美意趣的高尚理解。据马维衡介绍,他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研制古琴的,因为是纯手工制作,工序又多达40道,制一张琴总要历时一年多。
  C
  最贵收藏
  传为南宋时期李清照的琴
  “扬州在历史上是藏琴丰富的地区,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少琴家珍贵的古琴已经变卖,被外地人收购了。”马维衡惋惜地说。为了充实南风古琴艺术馆展览内容,这些年来,马维衡到处寻访古琴,从上海、湖南、四川等地陆续寻购到了宋代及元明清时期的古琴。
  在南风古琴艺术馆,马维衡向记者展示了他这些年来收藏到的最为名贵的古琴——制于南宋时期的一张琴。琴面通体蛇腹断纹,垒起如峰,底面流水兼牛毛断纹,琴体秀美,制作精良,音色幽古灵透,尤其是精美的断纹,为历代传世古琴中罕见,甚称国宝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