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先公:试论陶瓷壁画和瓷板画
2015/12/14 12:47:53

    谈到壁画,首先想到敦煌永乐宫壁画。它们的确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壁画中的经典。但这些古典壁画都是用传统的手法和材料直接绘制在墙面上。现谈的是彩绘陶瓷壁画,相比而言,陶瓷壁画因材料所表现技法多样,时代感强而更具发展前景。
    陶瓷壁画(包括瓷板、瓷砖)在我国大规模兴起和影响,应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确切的说改革开放为陶瓷壁画的发展带来了生机。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和经济发展,生产出了陶瓷砖、为画家提供了新的材料并产生了新的壁画品种,拓宽了壁画的形式和实用的范畴,出现了一批陶瓷绘画,包括瓷板画的创作骨干队伍,涌现了许多艺术佳作。北京国际机场候客厅墙壁上的“泼水节”、“森林之歌”、“科学的春天”都是用瓷砖绘制的,它们的出现在全国壁画界、绘画界甚至社会上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陶瓷壁画的表现形式
    陶瓷壁画是用陶瓷颜料绘制在瓷砖或瓷板上,然后经编号、烤火、再张贴到墙面上,或者在板面上,它的制作较复杂,还有烤火而引起的窑变,有些颜色会发生较大变化,甚至色彩降低,需要再设色、烤第二遍甚至第三遍,但陶瓷壁画适应性强,坚固耐久,又便于画家多种技法的探索、发挥,甚至会取得别的画种而无法获得的效果,扩展了瓷板画的创作领域和社会地位。 
“狐谐鬼唱入聊斋”90cm×270cm 作者:阎先公 罗晓东
    悬挂在蒲松龄纪念馆的陶瓷壁画“狐谐鬼唱入聊斋”是我的处女作,由我设计、罗晓东参加设色合作而成。该画是一幅独立的陶瓷壁画,后捐赠给蒲松龄纪念馆,因画面大小(90cm×270cm)内容、色彩与环境协调,便长期的悬挂在第一展室,成为首先讲解的代表画。
    该画的形式是传统重彩画,云雾写实的渲染和人物衣服的装饰都能看到工笔重彩的特点,所不同的是陶瓷颜料的使用不像纸画可多次渲染,层层加渲,而陶瓷颜料只能一次完成,如果涂抹面积大,必须心中有数,预先找好便于衔接的地方或分片涂色,否则难以接好,一旦接不好,必须擦掉颜色,重新设色,感觉色不够重,可待烤火后再重设色,该画就是经过二遍设色和两次烤火后取得理想效果。该画的构图及人物夸张拉长和色彩的处理都是壁画成功的重要部分。画面两条运动线由画面底部,上部两侧集中到中部的上端,使本来呆板的对称式构图活跃起来,暖色的调子把故事中的人物置于虚幻的云雾中,增加了神秘感,人物大小、高低、疏密穿插排列组成了运动线的动势。该画的展出引起了专家领导、观众的高度评价,十四集电视连续剧“蒲松龄”和电视剧“狐仙”、“风流丈夫俏女人”皆选作片头画,“蒲”剧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其它两剧发行20余个国家和地区,现已成为淄博对外宣传蒲文化的代表作。
 
“夺魁”3.4m×1.6m 作者:阎先公
    镶嵌在新建的淄博市体育馆的大型壁画“夺魁”3.4cm×1.6cm是由2100多块瓷砖组成,该画在材料、内容和色彩选择严格的按环境要求而决定的。特别是在构图、绘画手法、人物造型更有其特色。体育馆门庭的迎面墙上有两根斜插出来的水泥柱子,把墙面分成了三段,给构图带来了困难,同时也说明了壁画的独特性和唯一性。用内容把三段组在一起,并突出“夺魁”主体。把争夺篮球置于中部最高点。中间部分对五连冠的女排,国球乒乓球重点描述,场面、特写、典型人物造型和写实肖像,为了层次清楚,便于观赏,而采用透叠法和单色浮雕特写,使表现形式有所创新,对画面四周又用单色的浮雕,既有连续的场面,又有局部和断接式的绘制,并取得理想的效果。特别对运动员的夸张变形,更是该陶瓷壁画的突出特点。该画已成为体育壁画的代表作,山东省体育馆、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