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装饰雕塑的语言形态
2010/12/28 21:48:01

    引言
    雕塑是造型艺术中最古老的一门艺术。至少从有实物可考证的年代开始,人类为了生存就已经开始用自己的双手去寻找,去创造。劳动是最原始的一种社会行为,劳动不但使人类走向文明,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在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文明程度、生活方式的发展下,装饰雕塑的语言更加丰富。
    装饰雕塑具有相对广泛的表现形式和一定的随意性语言选择,使它在造型语言和表现手法上形成了自己的规律和审美定式。它不是模仿自然表面,而是运用内在法则进行创造,它不仅将美、也将心理、情感等诸多因素融汇一体,赋予形象更加丰富的主观色彩。提炼、概括、夸张、变形,是装饰雕塑惯用的语言形态和创作方法。下面就装饰雕塑的语言形态做简略的讨论。
    1、概括
    概括是对自然形态从审美的视角将最富感染力的美感因素进行取舍的艺术归纳,将自然形态最具表现力的某些造型特征简化为单纯、明晰的形象语言,从而构成装饰雕塑在造型、形式、审美等各方面最基本的元素。是众多造型艺术常采用的手法,并在强调形式语言的装饰艺术中成为最重要的语汇之一。
    装饰雕塑注重形式的变化,追求大的动势和简洁明快的形象所产生的节奏、韵律及艺术氛围。因此,概括的手法是装饰雕塑的语言特征之一。艺术家为了使作品更美、更富于表现力,他们将自然形象中琐碎繁杂的部分去粗取精,归纳提炼为单纯、明晰最具造型特征的语言,即概括在削减复杂之后,最本质最生动的特征,将会更清晰的表现出来,使艺术家所渴望表现的情感更能通过作品展现的简约形态与强烈韵律传达给观者。就像雕塑家布朗库西的作品《眠》,以高度概括的手法巧妙、生动地表现出正在睡眠的状态。再看我国艺术家刘保东的作品《搏击》,以大的块面塑造出搏击运动员瞬间动作,使人一眼就能看出运动员强健的体魄和无限的力量,足见概括手法的重要。在现代社会中,科技的快速发展、物质对人性的压抑与扭曲等等,令人们为应付生存生活急促的节奏已感疲惫不堪,从而使人们在内心深处对轻快明晰、简洁生动的形式非常渴求。所以,“概括”的语汇在现代装饰雕塑中日益突出,不仅因其可以生动地突出作品所表达的本质,同时也是一种时代审美感的需求。
    2、夸张
    夸张是对艺术家创作的意象及作品的美有意识地突出,使美更富于感染力。夸张,是在“概括”的基础上突出和强化其语言特征,它直接决定着作品主体形象的艺术效果。夸张绝不是一种随心所欲  的行为,它是将主观感受和情感需求贯注于创作艺术形象中,是超越,“自然真实”升华到“艺术真实”的过程。有赖于大胆浪漫的想象力,它是富于创造性的才能和智慧的显现,而这一切又要以自然生动为得体,以情融理为法度,神形兼备为上乘。夸张以美为原则,这不仅是装饰美的核心,也是装饰雕塑夸张的着力之处。
    夸张作为装饰雕塑的重要语汇之一,是源远流长的。旧石器时代的生育女神(维伦多夫的维拉斯)雕像就大大夸张了与生育有关的乳、臀、腹而减弱了其他部分,令人一看而知女神强健的生殖能力。在当代的雕塑作品中这种夸张的手法也被广泛使用,这件作品运用夸张的手法把一位母亲的女性特征明晰的展现在观众面前,使人一目了然。夸张在雕塑中从原始时代至今,一直被作为一种至为重要的语言被使用,在东方艺术与民间艺术中尤为突出。
    3、变形
    变形与概括、夸张一样,是为突出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意象,所以希望宣泄它的感情,渴望展示美,而超越自然真实升华至艺术真实所使用的重要语汇。但变形并不是装饰雕塑的唯一目的,其实一味的为变形而变形,正是导致作品生硬、造作的根源,也使其内涵变得十分的狭窄。
    变形在突出艺术家感情冲动上更加明显。变形使自然形体中本不突出不明显的部分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