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陈设:墨香雅韵自文房
2012/5/29 21:27:14


 

文房取梅、竹、兰、菊四君者,营造幽芳逸致的氛围。
  书房是历代文人雅士心灵的栖息地,读书抚琴,吟诗作画,焚香品茗,悠然自得。在现代生活中,书房则作为重要而私密的社交场合,仍然承袭着传统,传递秩序思想和本位观念,且兼有工作与生活的双重性。
  墨香雅韵自文房
  书房则是有生命力的建筑。书房之美,在于一种文化韵味,在于“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境界。可以说,传统书房文化在今天的表现形式更显出浓浓的生活气息。
  珍品满目,意韵深远
  据考究,书房可能在汉代已经出现。当时王室贵胄之家,备有低矮的床榻、几案,以及笔、笔筒、墨、研、研石、书刀、空白木牍的器物组合;到了宋代,文人逐渐追求适合自己身份属性的生活方式,乃至追求闲情逸致的生活情调,从而寄托出他们自身的人格涵养和精神气质;明清时期,书房成为某种艺术化的空间。对于文人来说,书房也是一种情感的寄予。他们给自己的书房命名,以表明志向,寄托情怀,自勉着生命中的一些隐逸的思想情趣与向往。比如南宋诗人陆游的“老学庵”、明朝著名文学家张溥的“七录斋”,清代诗人舒位的“瓶水斋”……这些都在无形之中表达了自我的一个精神世界。由此看来,文人的读书生活以及与之对应的文房的家具和器物陈设,成为体现主人的生活品位和审美意趣的重要表征。身居其内,可明心悟禅。
  纸墨笔砚,是古代书房最不可或缺的物品。明代屠隆在《文具雅编》中记述了四十多种文房用品,比方笔筒、笔洗、笔舔、镇纸、香炉等等。特别是明朝时,书房的陈设高雅成为品评文采的标准。陈设摆件的制作工艺颇为讲究,平添一种不可言喻的高雅气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魅力,并备受珍爱和收藏。当然,古典家具是中国历代书房中的一道芬芳,以木之美,晕染生活。这些家具均选用细腻、强度高、色泽纹理美的紫檀、黃花梨、金丝楠等硬质木材,诸如凳椅类、桌案类、橱柜类、床榻类、屏座类、几架类等家具自然而然地凌驾这个区域,并装饰着空间,烘托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充分体现其雅致的生活气息。
  中国传统文化中离不开风水学,因此在书房的摆设上也有这样的一个讲究。书柜不可太高、不可压迫书桌、不可压在梁下、灯光不可太强、墙面不可乱贴、避免背后无靠、书桌位于文昌位最吉、书房装饰品应该结合主人命理、摆放工艺品助运等等。
  不同风尚,不同演绎
  经过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推崇,书房用品的文化品位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传统书房文化在现代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其功能日趋多元化。江南一品徐谦结合各式家具的形制特点和使用功能,将中式书房分为三大类型:政务书房、商务书房和家居书房。
  政务书房较遵循传统原则,摆设讲究,体现出主人的身份地位。在整体布局上,能利用家具与饰物之间的巧妙搭配,给人以一种低调奢华之感。一般来说,桌椅、橱柜、文房四宝或电脑,这是必不可少的。圈椅后面加置地屏、万历柜、宫灯架,营造出深厚的文化气息;以清式宝座配满工台桌、门柜式书柜组合多宝格、屏类家具、工艺品能昭显出大家之风范。此外,配置一对三弯腿花几、香案琴桌、绿植,施以点缀,相互呼应,增强室内家具的陈设功能,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
  商务书房则以简练实用的功能为主,内部空间有良好的掌控,十分注重“藏风聚气,不显峥嵘”。所以,书房之内一般摆放着圆后背交椅配长条桌或替以大画案,案上陈插屏,身后立围屏,明式亮格式书柜……倘若较倾向于简约风格,则可以灯挂椅加架几式书案为中心,后置亮格式书架等等,它们能以一种朴实的情怀表达出来。无论哪一种方式,红木小神龛、香几和茶几一定是必不可少的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