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谈瓷——漫议陶瓷文化形态及唐山陶瓷文化的发展
2010/4/15 0:25:04

 一, 陶瓷文化形态的解析
  陶瓷是一种人工制造的器物,它身上体现着人的愿望、知识、能力、技巧,更涵容着人 的情感和要求。现实社会生活中,在基础的、初始的层次上,陶瓷文化的内涵与陶瓷这种器 物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在发展了的形态上,两者又是可以并在实际上存在着区别和分离 。如同其他文化形态一样,陶瓷文化也就有着三种存在形式:实物形态、环境形态和观念形态。
  第一,陶瓷文化的产品形态,是陶瓷文化的基础和本源
  陶瓷产品中涵容和寄托的陶瓷文化,首先同产品的使用功能结合在一起。在这个意义上 ,所有陶瓷制品无一例外地都是用来满足人的生活和生产需要的。拿最普通的饭碗来说,它 的样式、大小、轻重、结构、用料、制作和结构,无一不涵容着人的愿望和需要。饭碗涵容 的信息都围绕着实用功能而展开,构成一种文化信息体系,并形成一种世代相传的传统。
  其次,陶瓷文化的产品形态同产品的经济功能结合在一起,成为实现陶瓷产品作为商品 所承担的价值增殖、资本积累功能的重要手段和条件。一个陶瓷企业在谋划陶瓷文化时,都 会同经济效益结合起来。正因为这样,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将提高产品技术和文化含量作为资 本增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没有价值增殖功能的陶瓷制品,对于企业而言,是没有意义的, 也就谈不到什么文化含量的存在。
  再次,陶瓷文化的产品形态还体现在产品的艺术要素所承担的审美功能的实现上。远古 先民们已经开始对陶器进行美化和装潢,于是几乎与生俱来地便拥有了审美功能。后来出现 了以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艺术陶瓷。绘画、书法、色彩、形制等历来属于艺术范畴的审美要 素,都被用来装饰、制作陶瓷制品,使得陶瓷产品的文化含量得到了极大提高。这样以来, 我国陶瓷产品的审美功能就沿着两条道路发展起来,一是与日用陶瓷产品的结合并进,一是 艺术类陶瓷产品的独立发展。这两者的结合,共同地推进了我国陶瓷产品审美功能的突飞猛 进。艺术陶瓷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要,又提高了它的经济增殖功能。
  第二,陶瓷文化的环境形态,是社会环境中弥散的陶瓷文化

  依照社会领域的划分,陶瓷文化的环境形态大体表现或存在于以下三个范围或领域。
  首先,是社会领域。一座盛产陶瓷的城市,应当处处浸透着陶瓷文化的余韵:陶瓷市场 、陶瓷商店、陶瓷展厅、陶瓷雕塑以及公共场所的陶瓷装潢;陶瓷展览、陶瓷讲座、陶瓷交 流等。唐山陶瓷博览会的举办是唐山陶瓷文化社会形态的一大亮点。参观陶博会,陶博会上 购买日用以及可以美化家庭居室的陶瓷产品,成了许多唐山人的一个节日。
  其次,是企业领域。一个陶瓷企业必须首先是一个陶瓷文化的发育地,要让人强烈地感 觉到陶瓷的魅力。陶瓷企业内应当有标志性的、由自家制造的大型、精致、新颖的产品陈列 ;有陶瓷产品建造、装饰起来的院落布置;有与陶瓷相关的名人画像、雕塑以及其他陈设; 有本企业艺术大师艺术成就、作品及其他事迹的介绍等,要让每一个进入陶瓷企业的人,尤 其是外来人,进入厂区之后,第一个印象就是,这里是陶瓷文化的圣地、陶瓷的王国和陶瓷 的殿堂。流连厂房内外,充分享受陶瓷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再次,是家庭领域。陶瓷进入家庭就必然地造就出一种陶瓷文化气氛,一种文化氛围。 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用陶瓷已经大部超越了日常生活用具的范围,而扩展到家庭住房装 修和工艺美术陶瓷的摆设与美化。
  社会、企业和家庭三个方面的陶瓷文化氛围就构成了整座城市的陶瓷文化环境。这是一 个发达的陶瓷城市必然要达到的陶瓷文化境界。
  第三,陶瓷文化的观念形态,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陶瓷文化
产品形态和环境形态的陶瓷文化主要是由物表现出来的话,那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