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买家抢光景德镇樊家井的“梅瓶”
2010/7/15 20:51:11

记者调查:确有其事,不乏炒作嫌疑

近段时间,坊间盛传神秘买家疯狂抢购樊家井仿古梅瓶,仿佛一夜之间,樊家井的仿古梅瓶就被一扫而空,数量多达十万之巨,市面上一度出现脱销,让许多业内人士颇感惊叹。
    是否真有此事?神秘买家是谁?疯抢梅瓶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昨日,本报记者来到樊家井一探究竟。
        !!!!!!梅瓶,“没”瓶昨日上午9时许,在樊家井仿古村,记者发现不少瓷器店里仍有梅瓶出售,难道坊间传闻是假的?然而,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疯狂抢购梅瓶的事件显得越来越真实,而且渐露端倪。
    在一家货架上陈设了仿清青花梅瓶的瓷器店,记者询问店主梅瓷是否还有货,该店主表示,该店备货充足,只要想买就有货。
    当记者提到近段时间樊家井梅瓶断货一事,该店主立即表示,那种梅瓶并不是他店里卖的仿清梅瓶,而是仿元和仿明的梅瓶,大小以200件为主,而且梅瓶的瓶口是平的,方便用塞子塞住瓶口。
    随后,该店主带着记者来到旁边一家瓷器店里,指着地上摆放的几个梅瓶说:“就是那种梅瓶。”记者发现,这种梅瓶的瓶口确实是平的,而且花面不是以青花为主,好像是粉彩或者是新彩。
    坐在旁边的女店主告诉记者,前一段时间确实有人专门收购这种梅瓶,当时的售价是300多元一个,她一下子就卖了几十个,现在没有人收购了,价格就跌到了200多元。
    在一家专做仿元代瓷器的店里,一个年轻女子听说记者想买200件的梅瓶,马上把记者带着店后面的一个楼梯间,从里面拿出一个青花花面的梅瓶,问记者是不是要这种梅瓶,如果要的话她可以便宜一点,一个只要130元。记者发现,在这个楼梯间里,放着十几个相同样式的梅瓶,有些梅瓶有瓶盖,有些则没有。
    据年轻女子透露,前一段时间,有人到樊家井大量收购梅瓶,当时她店里没有存货,就临时找作坊做了一批,后来没赶上好时候,只卖了十几个出去,剩下的只能留着自己慢慢卖了。“那时候我一只瓶子可以卖到200多元呢!”记者在樊家井走了一圈,发现还有部分瓷器店在出售仿元和仿明的带盖梅瓶,纹饰上除了青花外,还有前面提到的粉彩或新彩、颜色釉等。在一家专卖鸟食罐的瓷器店里,也摆放着几只带盖的仿元梅瓶。
   
千年等一回
    在调查过程中,每当记者提起梅瓶被抢光一事,不少店主的唇角立即会泛起笑意,对他们来说,时间仿佛回到了之前那段“千年等一回”的日子。
    吴女士在樊家井的一家瓷器店进门的位置设有自己的档口,专门出售杯子等小件仿古瓷。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她店里时,她正在埋头画着瓷器。
    当记者问起是否有梅瓶出售时,吴女士马上抬起头,显得有些兴奋地指着旁边的一位中年妇女说:“是有这么一回事,她家里就是卖梅瓶的。”不过,记者并未在中年妇女的货架上看到梅瓶的踪影。
    对此,中年妇女一边包装瓷器一边介绍道,她得到有人抢购梅瓶的消息时,已经是很晚的事情了,不过庆幸地是,她还是抓住了机会,一下卖了几百个梅瓶出去,“一个卖180元,小赚了一笔。”  中年妇女有点惋惜地说,如果有人帮忙做梅瓶,她可能还可以卖得更多一些,“那时候找不到人做,没有存货我也没办法。”最后,由于她赶上的也是末班车,家里还剩了一些梅瓶,也打算跟前面的年轻女子一样,留着以后慢慢卖。
    提到当时的情景,中年妇女说:“那时候简直是疯了,早上5点钟还没开窑,瓶子就被抢走了。那时候好多人收这种瓶子,我也不知道最后卖给了谁,只知道那些梅瓶是用来 装酒的。”对于曾经疯狂的这一幕,吴女士表示,樊家井开始卖仿古瓷以来,从来没有发生过瓷器被疯狂抢购的事情,“这真是千年等一回的事。”吴女士还向记者透露,由于梅瓶非常好卖,樊家井的梅瓶市场一度被一伙“小老短”垄断了,收购价格固定在170元一个,后来该事件还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