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紫砂市场重壶不重名
2013/2/5 17:43:26
顾景舟所制虚扁壶和双圈壶也分别以1150万元和943万元首次进入现代紫砂拍卖成交价排行榜前十位,其中虚扁壶壶身似一端正周整的圆扁葫芦,长流的转折呼应重心略向上的环型把,使扁腹向左右延伸,而盖钮巧妙地凸起令壶的重心上移,腹似虚实有通壶显得精实有神;双圈壶壶身为圆筒状,过桥式盖钮,套以双环,增加了壶的灵动感。三弯壶嘴捏型精确,出水流畅不流涓滴。把手宽大朴质,整体造型大气而沉稳。
自2007年起,翰海逐渐将紫砂壶引入拍场,选择具有市场覆盖面和影响力的名家作品推向高端收藏。通过拍卖这一公开的竞价平台,清晰显现艺术家及作品的市场接受程度。经过5年的市场培育,终于在今年春拍“扬眉吐气”,成为今春紫砂拍卖的最大赢家。
另外,名家所做紫砂杂件在今年春拍格外显眼,显现出了名家效应。例如北京匡时2012春拍中推出的汪寅仙大师作品备受市场追捧,他的松竹梅文具(一套)从200万元起拍,多番竟价后,最终以368万元成交,夺得专场头筹。据悉,汪寅仙段泥松竹梅文具一套出版在《汪寅仙紫砂作品集》第182页,为汪寅仙功力鼎盛时期的集大成之作。文房雅玩历来为文人清雅之好,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套文房器以笔筒、水洗、臂搁为一套套,集欣赏、把玩和实用于一身,为汪老仅制一套的经典孤品。该场另一大亮点是顾景舟制谭海泉刻段泥四方烟灰缸。此作从30万元起拍,经过数位买家轮番竞价后,最后以130万元落槌,加上佣金成交价为149.5万元,成为了史上最贵的紫砂烟灰缸。
壶艺泰斗价格涨势放缓
根据雅昌艺术网紫砂作品拍卖纪录统计,1994年中国嘉德开启了国内紫砂壶拍卖的先河,之后翰海、朵云轩、保利、西泠等拍卖公司陆续开始拍卖紫砂壶。截至目前,紫砂上拍品共22798件,其中已成交拍品13470件,未成交5543件,总成交金额23.4427亿元,成交率为70.85%。从成交价排行榜中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成交价前30名的紫砂作品,都是在2010年至今的两年时间中拍出的。2010年是紫砂价格“疯涨”的开始,首个突破千万元的天价紫砂壶也在此年出现。2010年嘉德春拍中,一把创作于1948年的顾景舟制、吴湖帆书画“相明石瓢壶”,引起藏家的激烈竞价,最终以1232万元成交。而占据紫砂成交价排行榜大部分位置的拍品都是2011年创造的,今年春拍仅有6把紫砂壶进入成交价排行榜前30名。除上文提到的三把顾景舟制紫砂壶外。另外三把壶其中一把还是顾景舟制,两把为何道洪所做。北京翰海推出的何道洪集思壶曾经在北京长风2011年春拍“荆邑之光”紫砂专场中出现过。当时以747.5万元的价格成交,创下了当时在世的当代中国紫砂大师作品拍卖最高纪录,这次又以920万元再次刷新了他本人去年秋拍创下的拍卖纪录。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壶艺泰斗顾景舟仍然是现当代紫砂拍卖绝对主角,但是其上涨势头明显放缓,作品价位稳定在四五百万元左右。例如中国嘉德推出的顾景舟先生不同时期的多件作品,件件都是工艺精良的佳作。其中一把“扁腹壶”以477.2万元夺得该专场第一;早期作品“小石瓢壶”为传统造型的袖珍之作,难度大增,且保存至今品相完好,包浆自然,极为难得,拍得281.8万元;另一少见的长方形“蝠纹水盂”一改传统造型模式,型似欧洲古代商船,以161万元易主。
与顾景舟同时代的另外几位“紫砂七老”任淦庭、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朱可心、蒋蓉的作品因为成交价鲜有过百万者,一直被业内视为价值洼地,但是由于他们的作品在市场上流通的太少,无法成为拍卖会中的主流拍品,也就不可能掀起一波市场风暴。反而是吕尧臣、鲍志强、汪寅仙、顾绍培、谭泉海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何道洪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