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古沉船出土元代青花瓷
2011/2/14 20:59:18
青花龙纹梅瓶 青花凤纹盘 青花鱼藻纹高足碗
文/王守功张启龙 李罘
图/马法玉
2010年9月17日,在山东省菏泽市国贸中心建筑工地发现了一只古代沉船。山东省文物研究所与菏泽市文物处联合组成考古队,对沉船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根据沉船及周围出土的文物均属元代或元代以前的情况,初步将该船沉没年代定为元代;沉船出土元代瓷器数量之丰富、包含的窑口之多特别是出土梅瓶等青花瓷器,在全国亦属罕见。
发现的沉船为一木质内河船。由于种种原因,船的左侧木质基本腐朽,底部及右侧保存基本完好,可以复原。船体残长21米,宽4.82米,高1.8米,除去船头、船尾独立船舱外,共分为10个船舱,大小不等,宽在1.3-1.8米之间。所用木料初步断定主要为柏木和楸木。根据出土遗物及有关专家的推定,一至二舱是船员休息的地方,出土有酒器等;三至七舱为货舱;八舱为主人休息的地方;九舱为就餐的舱,许多精美的文物大多出土于该舱内;十舱为厨房舱,出土了大量炊具。
经专家实地考察,推测船的右前方曾受到过撞击,船体受撞击后开裂变形,应是船在行驶过程中,船的右侧被外力(河船)撞击后倾翻的。由于船上人员匆匆撤离,许多生活用品遗落在船内,也有一些生活用品在船倾翻或破裂后遗落在河床上。
到目前为止,沉船内及周围共出文物110余件,包括陶器、瓷器、漆器、玉石、玛瑙、石器、铁器、铜器、金饰等主要类别。瓷器包括景德镇窑、龙泉窑、钧窑、耀州窑、哥窑等窑口的产品,其中有3件元代青花瓷器。
此次发现的沉船保存基本完整,为研究元代木船形制及制作工艺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标本;沉船的发现对菏泽地区漕运史、河运交通及蒙元时期黄泛区之地形地貌等研究均有重要意义;古船所携文物类型丰富,器形精美,对研究元代上层社会文化生活和社会习俗等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考古价值。
说明:
01菏泽沉船保存状况
02船舱保存状况
03青花龙纹梅瓶
口径6.3厘米,底径14.6厘米,高42.5厘米。通体青白釉,釉色温润,底部施护胎釉。胎体厚重,手触能感觉到接胎痕。自上而下有三层主纹与三层卷草纹相隔。肩部饰如意云头纹,云头纹内绘缠枝菊花纹。腹部饰龙纹,头小、颈细、体丰,怒目圆睁,尖齿外露,扭颈回首,鬃须飘动。身细长,有细密鱼鳞纹。爪生三指,肘毛飘逸。龙周围祥云围绕。足部饰九个仰莲瓣纹,内填花卉滴珠纹。青花发色凝重艳丽,有晕散,色重处呈黑色结晶斑。
04青花凤纹盘
口径15.6厘米,底径13厘米,高2厘米。弧腹,平砂底,胎质细白,釉色莹润。
05青花鱼藻纹高足碗
口径17厘米,足径6.5厘米,柄高5厘米,高11.5厘米。圆唇,侈口,弧腹,下承竹节形高足,足中空。细白胎,通体施青白釉。内壁口沿饰一圈卷草纹,底心饰鱼藻纹。外壁上部绘缠枝莲纹,下绘九个仰莲瓣纹。
06刻花龙纹盘
口径30.5厘米,底径23.2厘米,高5厘米。圆口,弧壁,圈足,涩底。盘心刻划龙纹。胎体轻薄坚硬,釉色白中透青。
07青釉印花牡丹纹盘
口径33厘米,底径21.5厘米,高5.7厘米。圈足,露胎处有火石红色,盘心印有牡丹纹,胎体厚重。
08青釉印花牡丹纹大盘
口径32.7厘米,底径23.2厘米,高6.5厘米。圈足,露胎处有火石红,盘内底印有牡丹纹。通体施较厚青釉。
09哥窑杯
口径8厘米,底径4.6厘米,残高4.3厘米。直壁,深腹,小圈足无釉,胎体厚薄均匀,施釉较厚。
10单耳杯
口径7.6厘米,底径4.7厘米,高4.1厘米。敛口,砂底无釉。器身施青釉,较薄,可见胎体上的轮制痕。杯口一侧为如意云头纹把柄。
11影青玉壶春瓶
口径6.2厘米,底径7.3厘米,高23.7厘米。腹部有三朵线刻牡丹纹,线条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