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萌发与生长
2018/11/27 12:02:31

 
(图片来源:网络)
      若要追溯陶瓷的源头,你会惊讶的发现,瓷器的生产,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它在人类历史上存在了接近两万个年头。
      洪荒时代,在人类进化的漫长岁月里,由恐惧到利用,火给人类增加了勇气,带来了温暖和光明,还使人类获得了一个重要的认知——经火烧灼过的泥土可以粘结变硬,如此一来,陶器应运而生。
      萌发
      今天所见到的新时期时代的那些形形色色的陶器中,正徐徐萌动着陶器文化的种芽。
      大约公元前2000年,由于烧造温度的提高,赣江流域部分印纹陶表面出现了极薄的光亮层,即所谓的“自然釉”。这些原本形貌粗陋、颜色灰暗的印纹陶,由此开始披上了晶莹闪亮的外衣,因其制作工艺较粗、烧结温度较低,故被称为“原始瓷”。
      尽管质地粗糙,其貌不扬,但这些灰白胎上略施青黄色薄釉的原始青瓷,却是各类青瓷的鼻祖。在世界的东方,瓷器的文明曙光被点亮。之后,原始瓷的生产仿佛山洪倾泻一般迅速形成汹涌澎湃之势。
 
      随着社会变革,古老的陶瓷业也焕然一新——
      一种全新面貌的青瓷在东汉早期上虞地区的窑场中诞生了,浙江上虞一带曾是古越人的故乡,这里生产的青瓷胎质细腻致密,釉色均匀莹润,有青、淡青、青绿、青黄,胎釉结合良好,击之声如金石,烧结温度高达1200°C以上,已达到成熟瓷器的标准。由陶到瓷的漫长历史过程结束了,青瓷生产由此开始新的纪元。
      如果对全国古代青瓷窑址作以鸟瞰式的观察,便可看到自成熟青瓷创烧后,其产地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向周边地区扩展,甚至出现跨地域性的延伸现象,各窑所烧青瓷犹如春天的种子,迅速将世人的生活园地装点得满目青翠。
      由于制作成本低,并在审美价值等许多方面无可替代,青瓷很快博得世人的普遍喜爱。东汉时期,无论是掌握先进制瓷技术的越窑,或是广东、贵州等尚停留在原始瓷生产阶段的偏远地区窑口,产品都以青绿色釉为主色调,此后的几个世纪里,中国的制瓷业几乎由青瓷统占。
      三国两晋时期,越窑青瓷销路广阔,输出海内外各地。同时,瓯窑、婺州窑、宜兴窑、岳州窑的青瓷制作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任保持着唯越窑马首是瞻的局面。
      荣兴
      唐代政治中心在北方的确立,使得北方邢窑白瓷生产崛起,向青瓷的传统优势地位发起挑战。
      之前的南朝,厚葬之风的戛然而止,严重冲击了越窑青瓷的生产,生产萎缩、工艺停滞的局面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加之唐代金银器、漆器和丝绸等工艺兴旺,取代了青瓷占据了大量日用消费品市场。内忧外患的青瓷,需要一个契机,反败为胜。
      安史之乱后的中晚唐,黑暗的政治氛围令文人放弃了对仕途的向往,转为对个体生命的重视和文化艺术的执着,纷纷南下避难或过上隐逸休闲生活的文人士大夫们,向江南的经济文化中倾注了新的文人思想。他们以历史上“竹林七贤”的生活态度为楷模,斗茶尚气,对越窑青瓷大事褒奖和讴歌,极大地刺激了越窑青瓷的消费,也提升了其艺术审美。就此,越窑青瓷经历了短暂的休眠,又再回巅峰。
      其中一例,可以窥见越窑当时名满天下之盛景。成书于唐代,经后人增补修改的《茶经》,对唐代各大青瓷名窑进行了点评,该书云:
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类玉似冰的越窑青瓷,被捧为诸窑之魁。其中精品,得“秘色瓷”之美誉,所谓“秘色”是一种偏灰绿的青色,这般颜色就如同在深山幽谷中,给人以满目青翠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