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在历史的长河中汇集成青瓷的丰富语言意象,她在火中孕育而生,以无声之言传达出超越视觉的能量,修复着东方人心灵的康泰,这是吟颂人性之赞歌。
      青瓷人文精神是由身体力行和心灵求证融合而成的,除静态的意义之外,同时蕴含着社会生活进行时态中的无尽之意,及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体验行为,是中华民族审美思想的物化,是一个民族不断追寻人文之美的过程。在“冰肌玉骨,耀青流翠”的背后,隐藏着时代文化多维生长的时间、地域环境等特质。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曰:“凡操千曲而后晓音,观千剑而后识器。”论述的是博于通的道理,会演奏上千取方能欣赏音乐的旋律,观看过上千把剑才能懂得剑的奥妙;登过高山会知道土堆的矮小,观过沧海便知晓溪沟之浅。所以对于青瓷艺术的鉴赏,同样需要思想的打磨,需要上手和博观的学习。青瓷由粉青、梅子青、豆青等不同的美称,其精神超越了简单釉色美的视觉体验;细细咀嚼,她便是处州瓯江上游龙泉溪上那盈盈秋水和淡淡春山。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来自五湖四海的友人们的参与下,“青瓷.传承.复兴暨徐朝兴从艺六十周年作品展”及相关研讨活动一定会促进中外青瓷学术合作,提高青瓷研究水平,为创新发展提供动力,并促进当代龙泉青瓷手工艺术走向更加辽远的未来。
      本文集的策划、编撰、设计方面呈现了试验和多元的特点,凸显了时代文化的思想精神。活动策展团队通过多途径征集文稿,并邀请了国内外三十多位专家,或撰稿、或口述,或对话,最终形成了34篇具有一定思想和代表性的文论,在此供大家分享。除此之外,团队还对24位陶人进行了采访,整理出24篇口述实录式的朴素文章,这些都是来自青瓷烧制现场的珍贵资料,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本书得以顺利出版,得益于《浙商》杂志社苏旭、赵静两位同仁的鼎力协助,中国美院平面设计系教师俞佳迪团队的大力配合,编辑团队谢莹郑民、吴京颖、楼倚杉、傅子莫、陈率、雷徐君、吴兰的无私奉献,中国美院陶艺系青年教师孙学军、李海霖的友情相助,中国美院刘正、高世明、杨振宇、郑巨欣四位教授的全力支持,对他们的辛勤劳作谨此表示感谢。                                                                                                                                           
周    武
2016年10月29日滨江钱塘山水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