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茶艺、茶文化的历史演变
2018/12/17 17:14:19

引言
      茶,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茶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优良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唐代陆羽《茶经》确立茶法,历代文人茶人继往开来,发扬光大。本文拟从历代文献和考古成果两方面着手,对古代茶法的社会功能、程式、材料、器用及其流变,作概括性考略,追寻茶文化随社会生产生活形态的发展而演变的历史轨迹,以及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深远影响。探讨茶文化对今天社会精神物质文化生活的时代意义,以更好弘扬健康的茶道精神。
      一、茶文化的萌芽——茶饮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茶叶在中国,发祥于南方,饮茶习俗和茶文化,历史上大致呈现出自南方向北方的传播态势。如李炳泽等认为“茶首先在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被利用,之后才传入长江流域的汉族地区,之后经过汉族地区才又传入北方和西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 这种说法也基本吻合历史文献记录。
      古文献中关于茶的起源论说不一。战汉时期的《尔雅.释木》载:“槚,苦茶。”西汉时期王褒的《僮约》中“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的断句,则为迄今关于茶饮和茶叶商贸的最早文献记录。唐时陆羽《茶经▪六茶之饮》则考究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以茶道为“国粹”的日本人,却声称茶是佛祖释迦牟尼发明的。
      《茶经》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 明代杨慎在《郡国外夷考》中也记:“《汉志》葭萌,蜀郡名。萌音芒,蜀人谓茶曰葭萌,盖以茶氏郡也。”晋人郭璞则日:“樹小如梔子,冬生,葉可煮羹飲,今呼早取為荼,晚取為茗,蜀人名之苦荼。”清代考究学兴盛,顾炎武在《目知录》中也沿袭了这种地域来源的说法:“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指出各地对茶的饮用,应在秦国吞并巴、蜀后才传播开来,古巴蜀应是中国古代茶业茶文化的摇篮。但今天我们稽查其他先秦巴蜀的茶事文献,如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却说:“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爵之以子……丹、漆、茶、蜜……皆纳贡之。” 却指向巴蜀和周族的联系,早在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给周武王,传播到中原或应上溯到殷商末期。《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已经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已初具产业规模了。
      据考古成果和中国科学院研究分析证实,陕西汉阳陵陵墓考古的15号坑墓葬出土的植物样本,是距今2100余年的芽茶,为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古茶实物遗存。
 
      说明至少在汉代前期,茶叶已出现在宫廷的饮食中了。那么古人的早期茶饮,其使用目的和社会功能主要是什么呢?从古籍文献来追究,记载相对清晰的约有如下说法:
      1、治病的药用价值
      茶与茶疗,自古至今,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传统医疗保健事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提及茶疗,人们很自然会想到远古时代神农用茶解毒的传说。但茶的药用价值,直到《神农本草经》问世,才得到确认。在这部我国现存的最早药学专著中,对茶叶的功用作了明确评述:“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及后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留有用茶治疗下痢脓血的临床应用案例,并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茶治脓血甚效”;华佗在《食论》中说“苦茶久食,益意思”,用茶可消除疲劳、提神醒脑;梁朝名医陶弘景在《杂录》中则说“苦茶轻身换骨。”;魏时名医吴普用茶治疗厌食、胃痛等症,并将茶作为“安心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