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奴隶社会早期阶段,淄博地区的古陶烧造史先后大概经历了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东夷文明各历史阶段。大汶口文化的彩绘红陶、龙山文化“蛋壳黑陶”、细薄白陶等品种,工艺高超,均为脍炙人口的历史名品。
 
    大汶口文化陶器
 
    大汶口文化彩绘陶、红陶兽形壶 山东博物馆藏
 
    龙山文化时期 蛋壳黑陶 山东博物馆藏
 
    大汶口文化白陶鬶 龙山文化白陶鬶
      西周-战国时期,山东地区发现有青瓷、缸胎器的遗物,尤以齐国的灰陶为盛,瓦当等建筑构件大量生产。
 
    西周 青瓷高足器 战国 齐国灰胎加彩鼎 战国 齐国瓦当
      秦汉时期淄博制陶业空前发展,大量生产褐色、黄色的铅釉陶,具有谱系性、历时性的淄博窑场渐显雏形,开启了窑火延续近两千年的淄博陶瓷业,成为陶瓷史的重要北方生产基地之一。北大侯仁之曾称,淄博古代陶瓷生产的总趋势,是从北到南,也就是从淄川境内向博山境内逐步扩展的,时代愈晚,扩展也就愈普遍。
 
    西汉 漆衣陶器 1973年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
      魏晋至北朝,淄博陶瓷的生产重心从色釉陶转型进入高温的石灰釉原始青瓷烧制阶段。淄博窑场的瓷器烧造年代约自北朝晚期或东魏始,以淄川区寨里窑遗址为代表,发展为中国北方最早的青瓷生产基地之一(当然一些人认为它就是中国“最早的青瓷生产基地”,没有“之一”)。
      北齐至隋唐时期,以淄川为中心而扩展的淄博窑场群落逐渐成型,主要生产青黄釉青瓷、白釉、白釉挂黄绿彩、黑釉等品种,与河北河南的相州、邢州、巩县、鲁山等古区域的同期产品,呈现出高度的相似性。表明这一时期北方陶瓷制造工艺技术发展的普遍关联性、流动传播性和时代同步性等历史特点。交唐后,淄川磁窑务(今磁村)窑场作为窑群新中心开始崛起。
      北宋开始,淄博窑群进入了高速发展期,除了淄川地区的磁村窑场继续发展,煤代替柴木成为烧窑新燃料,巩家坞、郝家村等新窑场也出现;颜神店(今博山)、八陡、坡地、万山等片区也相继兴起。到了金代,这些窑群达到了烧造生产高峰期。大量生产黑釉、褐釉、白釉、天目釉、青釉、白地黑花、黄地黑褐彩、三彩、红绿彩等品种,彩绘、印花、刻划花、绞胎、捏塑、跳刀啄刻、筋纹等装饰手法丰富多样,制瓷技艺成熟,糅合了工艺和美术的多种成果。特别是黑釉粉杠瓷(业界也有“线条沥粉”、“起线纹”等称谓)、绞胎瓷、宋金三彩等成为区域代表性的大宗品种,风格鲜明,艺术高超。
      以磁村和颜神店为两大中心为代表的这些窑口,与中原、西北等其他名窑显然存在千丝万缕的交融互渗关系,产品丰富,装饰多样,兼具了河北的磁州窑、定窑、贾壁等窑场,以及河南的安阳、巩县、鲁山、郏县黄道、鹤壁、新安城关镇、宝丰清凉寺、禹县扒村、修武当阳峪、焦作西王封等窑甚至京郊辽属龙泉务窑等工艺和产品风格特点。
      元代开始,随着南方景德镇窑系高温青花瓷的全面兴起,整个北方制瓷业受到冲击,淄博地区传统工艺产业逐渐转向玻璃制造业的新兴重心、元后期受战乱影响等历史原因,淄博制瓷业全面衰落。这个时期以淄川坡地窑、博山南万山窑、颜神店、八陡等为代表性窑场,黑釉、白釉和白地黑花产品多见,品类比较单调。
 
    元-明初 淄博窑场瓷器例举
 
    明 淄博窑场瓷器例举
      明初后淄博瓷业逐步有所恢复,以颜神店为中心重新发展起李家窑、北岭、山头、窑广、西河、福山、八陡等新窑场,转产青花、红绿彩、孔雀蓝彩、粉彩、琉璃瓦等新品类,而如黑釉瓷等一些传统品种到明清时期也还延续生产。这些窑场虽然在工艺和质量上已丧失技术领先地位,但大量日常生活用瓷制品对于本土及周边区域的社会生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