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强 智英豪:解析内丘邢窑遗址生产的隋代细白瓷
2021/9/21 11:43:50

【摘 要】隋代今河北邢台市内丘一带制瓷业空前繁荣,邢窑中心窑场即位于内丘县城,是白瓷创烧窑口之 一。隋代邢窑细白瓷产品以胎体映衬釉色,模制工艺发达,出现镶嵌与双色釉工艺,开始用文字作为装饰纹样, 装烧使用匣钵。邢窑在早期白瓷制作工艺上多有开创性贡献,其中细白瓷绿彩装饰成为瓷器彩釉装饰发展的 新风尚。
从目前考古资料来看,隋代邢窑主体窑区位于今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城一带[1],另在邢台市区[2]、临城县及邢台县[3]有零星分布。近年来,在内丘县城城市建设过程中,西关西、西关北、西街等地的隋代地层内出土了一批细白瓷和相关装烧器具,反映了邢窑在早期白瓷制作工艺上的诸多开创性贡献。
隋代邢窑出土细白瓷标本介绍
下面对这批标本择要介绍。
1.动物形杯类
(1)狮首角杯(12NSXC∶1) 残,内丘县城西关西窑址出土。敞口,平沿,口部作八棱形,边沿为微下曲的弧形,斜直壁,圜底。外壁口沿下为宽带状,下为一周联珠纹,每面均随口部下曲。杯身中部渐成圆筒状。外壁两侧对称饰有忍冬和变形莲纹。杯下部为狮形,仅表现前半身。狮睁目张口,双耳抿伏,腮后有卷曲状鬣毛,颌下有须,双爪伏于腮下,腿后侧刻划有腿毛,胸腹部隐于杯底,肋线清晰。杯身忍冬纹、变形莲纹和狮身须毛处点饰绿彩,狮睛部、趾甲点饰褐彩。左右半模合制,胎体洁白,胎质细腻坚致。釉色莹白光亮,聚釉处可见大量气泡,局部有开片。高约 9.2 厘米(图一)。此件狮形角杯在贾城会《隋代邢窑遗址出土白釉兽形杯》(以下简称“贾文”)一文中有论及[4]。
 
图一 内丘邢窑西关西窑址出土隋代狮首角杯(12NSXC∶1)
(2)狮首角杯(12NSXC∶2) 残,内丘县城西关北窑址出土。两节式杯体:上部八棱形杯口斜收,敞口,平沿,每边亦为微下曲弧形,斜直壁;下部为圜底筒形杯身。杯口部外壁每面饰1枚团窠联珠纹,共计8枚。杯身饰变形忍冬纹。狮眼圆睁,张口伸舌,舌尖上卷,腮后、颌下有须,鬣毛卷曲下垂,前腿后侧有腿毛,关节后部腿毛卷曲,双爪伏地,爪部筋骨、趾甲清晰。杯口团窠联珠纹和狮睛、上吻部点饰褐彩。左右半模合制,胎体灰白,胎质细腻坚致。釉色泛青灰,聚釉处有气泡。高约9.5厘米(图二,1)。
 
(3)牛首角杯(12NSXC∶3) 残,内丘县城西关北窑址出土。仅余牛首后部及前肢。可见牛角、耳部、下颌局部;前肢作跪伏状,牛蹄分两瓣。左蹄部点饰褐彩。左右半模合制,胎体洁白,胎质坚致。釉色白中泛青,满布开片。残高约3.8厘米(图二,2)。
 
(4)角杯残片(12NSXC∶4) 内丘县城西关北窑址出土。杯口部饰联珠纹,杯体饰忍冬纹,并见有部分动物毛发。杯口转角处枝叶向下的忍冬与杯底枝叶向上的忍冬之间饰一枚篆书印章,印面3字为“大吉利”。模制,胎体洁白,胎质坚致。釉色青白,光亮。残高约5厘米(图二,3)。
 
(5)角杯残片(12NSXC∶5) 内丘县城西关北窑址出土。杯口部饰联珠纹,之下存一枚团窠联珠纹。右侧残余动物耳部,耳左侧刻写一楷书“吉”字,为模制成器后于器坯刻字,再施透明釉烧造。胎体洁白,胎质坚致。釉色白中偏青,莹润光亮。残高约 3.2 厘米(图二,4)。
 
图二 内丘邢窑遗址出土隋代细白瓷动物形角杯
2.碗类
(1)贴塑莲纹碗(12NSXC∶6) 仅余底部,内丘县城西关北窑址出土。内底贴塑重瓣莲花一朵。莲瓣分两层,上层莲瓣端部内为一周双弦纹夹饰的联珠纹,芯部亦为莲花,残甚。圈足,足墙与外底交接处弧曲,底心出一尖突。胎体洁白,胎质坚致。外底及圈足无釉。釉色白中闪黄,莹润光亮。底径4.5厘 米(图三,1)。
 
图三 内丘邢窑遗址出土隋代细白瓷碗1 2 1.贴塑莲纹碗(12NSXC∶6)
(2)平底碗(12NSXC∶7) 残,内丘县城西关西窑址出土。敞口,圆唇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