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弧腹,平底稍内凹。胎体洁白,胎质坚致。内壁满釉,外壁施釉至近底处。釉色白中略泛青,近失透状,光亮。口径 10.4厘米,高 4.2厘米,底径 4厘米(图三,2)。
2.平底碗(12NSXC∶7)
 
图三 内丘邢窑遗址出土隋代细白瓷碗
3.造像类
(1)造像(12NSXC∶8) 残存造像衣角、双足及莲座的上半部。内丘县城西街出土。造像衣褶刻划而成。莲座分莲台和莲瓣两部分。莲台作莲蓬状,外围一周两层单莲瓣,上层莲瓣高度超出莲台,莲瓣中部起脊,均捏塑贴附于莲台上。从残断处向造像腔体内观察,可见莲台与造像为分制后接合而成,接合处满刻加固划痕。胎色洁白,胎质细腻坚致。透明釉匀净柔和,釉色白中略泛黄,莹润光亮,釉面有细碎开片。造像残高 2.2 厘米,莲座残高 3.8 厘 米 ,通 高 6 厘 米(图四,1)。(2)造 像莲座(12NSXC∶9) 残存底座部分,内丘县 城 西 街 出土。分上下二部分。上部圆形莲座,细瓷泥制成,嵌入下部粗瓷方台内。莲座自下而上分三层:下层为圆形矮台座,中层饰重 瓣 莲 花 10组,上层仍为一较矮的圆形台座,台座偏后部留有造像背屏与莲座的粘接痕。胎质洁白细致,透明 釉 莹 润 光亮。下部的方形台座侧视为梯形,胎质较粗,胎色灰黄,外施透明的浅淡青釉,顶部釉面有细碎开片,四立面釉层无开片。方台顶面四边、四角及四侧边悉用工具斜削。该器原应为背屏式造像。圆莲座高 1.8 厘米,径 9.6 厘 米;方台高 3.5 厘米,边长 14.4 厘米;通高 5.3厘米(图四,2)。
 
图四 内丘邢窑遗址出土隋代细白瓷造像 1.造像(12NSXC∶8)
 
图四 内丘邢窑遗址出土隋代细白瓷造像 2.造像莲座(12NSXC∶9)
4.文房器具类多足砚(12NSXC∶10) 残存砚墙及砚足,内丘县城西街出土。砚墙沿面饰两道弦纹,外壁饰四道凸棱;砚足端部作瓜棱状。胎色莹白,胎质坚致。釉色白中略泛浅绿。口沿点饰褐彩。残高3厘米(图五)。
 
图五 内丘邢窑遗址出土隋代细白瓷多足砚(12NSXC∶10)
5.窑具类匣钵 2件。筒形,直口,平沿,壁近直,平底,轮旋痕明显。12NSXC∶11,口沿处施用一周细瓷泥浆,有流淌痕。外壁局部沾染青釉,有深褐色火刺。口径 15.3 厘米,高 11 厘 米(图六,1)。12NSXC∶12,口沿处局部粘有瓷泥条,局部有火刺。口径15厘米,高5.8厘 米(图六,2)。
 
图六 内丘邢窑遗址出土隋代匣钵 1.12NSXC∶11 2.12NSXC∶12
隋代邢窑细白瓷工艺特征
从目前考古资料来看,隋代邢窑产品以青、黄、黑、白等釉色瓷器为主,白瓷又可分化妆白瓷、细白瓷和透影白瓷三个序列产品。其中细白瓷产品呈色洁白的胎体以高纯度瓷土制成,罩施一层透明或半透明釉。截至目前,发现隋代细白瓷产品的窑址主要集中在内丘县城一带的邢窑中心窑场。作为独立生产且产量较大的瓷器产品序列,隋代内丘邢窑细白瓷从产品设计到烧制完成,有着成熟的备料、制作、装饰和烧造工艺。
1.胎体映衬釉色北朝晚期,邢窑吸收了邺城窑制瓷技艺中的胎体衬色技术,细白瓷产品胎料内的杂质不断减少,器坯洁白度越来越高,器表施用匀净的、浅淡的青色釉料,釉层的透明度也不断提高,成品釉色黄中偏白或青中偏白。隋朝建立后,内丘瓷窑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陶瓷手工业规模空前,优质胎土、釉料的应用,使细白瓷生产有了质的飞跃,胎釉俱佳,形成了独立的制瓷工艺系 统 。具体表现为:提纯后降低杂质的胎体洁白细腻,胎质坚致,胎体表面因反复修整而具有中高度的润滑感;透明或半透明釉玻化程度高,莹润光亮;产品烧结程度良好,胎釉结合紧密,少量产品有半脱胎质感;釉面常见开片现象,聚釉处釉面下有较多的气泡。建立在白色胎体基础上的烧成釉色,因烧造气氛的不同而呈现冷暖两种色调——冷色系釉色主要表现为白中闪青,如角杯12NSXC∶3、12NS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