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古代名窑:高付头窑址
2021/10/8 17:02:09

      高付头窑址考古调查发现窑炉遗迹和窑业堆积,采集到一批白瓷、酱黑釉瓷、青花瓷和窑具标本,其中多型式白瓷小罐是其主要产品,常见于福建、台湾的考古遗址和公私收藏。初步分析其中的部分白瓷小罐,与海内外明末清初沉船上的同类小罐有关,与我国台湾以及日本、东南亚等地发现的“安平壶”相同。高付头窑址的调查、发现,为长期悬而未决的“安平壶”产地、流通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考古资料。
 
弧肩斜腹小罐
      台湾海峡两岸闽台地区的考古出土、公私收藏中,有一类常见的器物,即被中国台湾、日本学者称为“安平壶”的白瓷或青白瓷小罐。由于台湾至今尚未发现其烧造窑址,因此多年来台湾学者曾多次到大陆考察、寻访。以往因海峡两岸文化学术交流较少,大陆文物界长期以来对“安平壶”的情况不甚了解故未能对其加以关注。但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福建文物工作者在对邵武四都窑址进行考古调查时,就已经采集到少量与台湾发现的一部分被称为“薄胎型安平壶”相同的瓷器标本。后来福建省开展的文物普查和考古调查中,陆续在福建多地发现“安平壶”一类的器物,说明其在福建地区的分布还是较普遍的。同时也注意到,这些“安平壶”有不同型式,邵武四都窑址的“安平壶”只是其中的一种。由此推测应该还有其他窑址烧造与四都窑址不同的其他型式的“安平壶”。因此,进一步调查烧造“安平壶”的窑址,也成为福建地区陶瓷考古的一项重要课题,并在数年后终于有所发现。
 
高付头窑址地理位置
      调查概况
      2017—2018 年,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栗建安与南平市博物馆沈永平、浦城县博物馆熊仁寿、中山大学硕士郑皓元以及志愿者数人曾两次前往顺昌县建西镇际会村的高付头一带调查一处古窑址。因发现的窑址位于高付头西南丘陵的西麓,故称为高付头窑址。沿际会村通往高付头的村道至一处溪流分叉处,在路东的山麓断面上,可见上方的窑业堆积层,断面下的村道两侧散落着窑具、瓷片,路西的遗物一直分布到溪边。山麓上草木茂密,攀登艰难 ;坡上的灌木丛中发现局部出露的一处窑炉遗迹,因调查条件所限未予清理,窑炉面貌尚不清楚 ;在林间木下可见大量窑业废品堆积,其中有许多白瓷小罐的残器、碎片以及窑具、窑砖等。
 
高付头窑址地理位置
      采集遗物
      此次高付头窑址调查,采集了一批瓷器和窑具标本。
      瓷器标本有白瓷、酱黑釉瓷、青花瓷三种。
      白瓷
      器形主要是各式大小规格的小罐,胎质均较致密,胎色浅灰或灰白 ;釉色青白、青灰或灰白;一般内外满釉,仅口沿面、底足部分露胎;中腹有一道浅显不一的对接痕,下腹常见数道旋削痕。其基本形制为方唇,平沿外折,矮缩颈,斜肩(有折肩、弧肩),深腹(有直腹、斜腹、弧腹等),饼足、少数圈足。个别有见在腹部绘青花的。根据肩、腹部的不同,大致分为四类 :
弧肩斜腹小罐,肩、腹交接处稍弧,深腹略弧。口径 6—7.8 厘米,足径 5.9—7.3 厘米,高 13.2—16.9 厘米。
      折肩斜腹小罐,肩、腹相折,斜直腹。口径 6.5—7.8 厘米,足径 6.3—7.3 厘米,高 16—16.9 厘米。
      折肩直腹小罐,肩、腹相折,直腹。口径4.9—5 厘米,足径 4.6—5.3 厘米,高 9.8 厘米。
      折肩弧腹小罐,肩、腹相折,弧腹。口径7.6—10.3厘米,足径5.1—5.8厘米,高11.4—12.8厘米。
 
酱黑釉瓷
      器形有碗、盘、小罐等。
      碗撇口或敞口,浅斜腹,阔平底,矮圈足;胎色灰或浅灰,釉色酱黑或酱褐,内外施釉均不及底,内底和圈足露胎,内底有叠烧痕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