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认为双年展一定要办,还要办出内涵、办出精神,向世界展示中国陶瓷艺术的独特魅力。景德镇也要借着这次机遇,积极参与,推波助澜,使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在工艺之外得到发声。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刘远长|金戈铁马
Q:您从事雕塑创作60年,如何评价工艺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A:在景德镇陶瓷大学读书的时候,学校结合了西方理论和中国民间工艺两种教学体系,一是把国外的契斯佳科夫的素描,罗丹、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和西方艺术理论教授给我们,国际化、艺术范儿,年轻时的我是很喜欢的。还有一些课程,是由景德镇的民间老艺人教我们怎么做陶瓷,当时我不太重视工艺,认为那是匠人不是艺术家,这种“偏科”影响了我对景德镇传统陶瓷工艺的学习。
时过境迁,后来我理解了工艺的不凡、陶瓷的伟大,它是融合了艺术和科学的多边学科,是文化产业、是系统工程,正因为有工艺,才丰富了陶瓷行业的价值,提高了它的难度。
陶瓷工艺也是火的艺术、配方技法、思想观念的组合,产生美学艺术,以前懵懂,看不上工艺。现在有些年轻人也跟我当时一样,只想搞当代艺术,一朝成为罗丹、毕加索这样的艺术大师,他们不知道,这些大师也是扎扎实实地从基础学起的,毕加索也学中国、学非洲的艺术,他们也看齐白石的画,看中国敦煌的艺术,所以我认为工艺与艺术没有高低之分,只是基石与大厦的关系。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刘远长|牡丹情
Q:毕业后分配到雕塑瓷厂让您有了深入学习传统工艺的机会,是否也成为您将西方艺术理论与中国民间传统雕塑转换、融合的重要时期?
A:是的,大学4年,我画的是维纳斯,读的是罗丹雕塑论,对中国传统工艺缺乏深入的了解。庆幸的是,1963年毕业后,我分配到景德镇市雕塑瓷厂工作,与曾山东、何水根、蔡锦标这些技艺高超的民间雕塑艺人同事,让我有机会补上“中国传统雕塑”这一课,充分吸收传统工艺的养分。
尤其是“文革”十年,景德镇陶瓷大学雕塑教研组的尹一鹏、吴天保、张羽、王留仙四位老师来到雕塑瓷厂,四位艺术院校的老师与曾龙升、蔡金台等民间老艺人,加上我们十个大学生,组成一只二十人的“文革瓷”创作队伍,我既是学生又是徒弟,迫使自己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各种工艺技法。
大学时的艺术理论是西方的,在雕塑瓷厂又重新学习中国传统工艺,十年的工艺实践,更加开放的视野和创作,得益于多位老师的教导,使我可以融会贯通中西方雕塑艺术。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刘远长|飞天天女散花
Q:《飞天天女散花》《哈哈罗汉》《楚魂》等作品能够清晰地看到您已从罗丹、米开朗基罗的西方写实雕塑走向以陶瓷本体语言为特色的民族传统雕塑的过程,这一探索之路有哪些经验?
A:艺术可以做得兼具个性和大众化,但真正大众化是很难的,多少会舍弃一些艺术家的思想。我的经验就是不断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吸收、观察、实验之后,不断调整,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
以你谈到的这几件作品为例,《飞天天女散花》取材于经典的敦煌壁画,是早期对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结果。我曾亲历中国各处的古代雕塑遗迹,雁北云岗石窟、晋祠泥塑,中原龙门石窟、唐三彩圣地,西北霍去病墓、秦兵马俑等,伟大的艺术永远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创作时结合自己的思想情感,以陶瓷材质表现独特的民族雕塑语言。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刘远长|楚 魂
《楚魂》灵感源自壮美的黄山,祖国的大好河山使我震撼,回来就创作了这件作品,以屈原为原型,将人物精神与山河的伟岸融为一体,造型洗练、抽象,没有塑造衣纹,而是采用景德镇的高温颜色釉淋遍全身,陶瓷材料语言丰富了作品细节,突出了材质之美。
传统罗汉雕塑的衣纹配饰处理比较繁琐,我想有些变化,结

下一页 上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