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述亮:宜兴窑探秘
2024/3/21 16:17:18

 
前进龙窑(宜兴市考古和文物保护中心)
陶都宜兴位于江苏南部与浙、皖两省交界处,南部为丘陵山地,北部为冲积平原。南部丘陵山地陶土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陶瓷生产条件;北部冲积平原河浜纵横交错,东濒太湖,北通长江,为陶瓷产品的运输、外销提供了便利的水运交通。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先民们就在宜兴这片土地上制陶制瓷,留下了丰富的陶瓷遗存。这里所讲的宜兴窑是宜兴地区陶瓷窑口的统称,一座座分布在宜兴南部地区的古窑址是宜兴陶瓷文化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的见证。
概况
根据宜兴市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和近年宜兴文物巡查的数据,截至目前,宜兴境内共有2处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列入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2处列入宜兴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窑址,主要位于丁蜀、新街、西渚等地。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宜兴窑址和蜀山窑群,宜兴窑址由小窑墩遗址、涧潨窑遗址、真武殿窑群、筱王村窑群、前墅龙窑、前进窑遗址6处窑址组成,仍在烧造的仅剩前墅龙窑。
 
宜兴部分古窑址
特点
历史悠久,薪火相传
距今7300多年的骆驼墩遗址展现了六七千年前宜兴先民鲜活的生产生活场景,宜兴7300多年的制陶史由此而来。此外在宜城、新街、徐舍、官林等地,也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
宜城、丁蜀、新街等地均发现不少商周时期石室土墩墓,其中2003年发掘的下湾遗址、2009年发掘的百合村墓群,都出土了大量几何印纹陶和原始青瓷。在2009年宁杭高铁宜兴段工程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中,在新街紫云山、百合茶场等地首次发现春秋时期的窑址。
两汉时期是宜兴陶瓷的大发展时期。为编写《宜兴陶瓷史》,宜兴陶瓷公司1975年对丁蜀、张渚两地的古窑址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报告可知,当时在丁蜀及附近地区,共发现汉代窑址10余处。
六朝时期的窑址位于丁蜀汤渡村附近的丘陵中,这一带的窑址统称为南山窑群,曾被称为均山窑、汤渡窑。根据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宜兴地区目前保存完好的六朝时期古窑址有龙头岕窑和小窑墩窑等。


丁蜀镇附近古窑址分布示意
唐代宜兴陶瓷烧造区域主要集中在丁蜀周边以及归径、茗岭等区域。至宋代,生产地域范围进一步扩大,形成了丁蜀、归径、西渚等三个中心窑场。现存涧潨窑、真武殿窑群、瓦屑山、筱王村窑群等窑址。
明代宜兴陶瓷基本集中在丁蜀周边地区。清代,宜兴龙窑有四五十处,主要分布在丁蜀周围,在青龙山南北麓、蠡墅、任墅、汤渡、潜洛等地亦有陶窑。现存前墅龙窑、蜀山窑群、前进窑等窑址。
品种丰富,特色鲜明
新石器时代,宜兴地区陶器以夹蚌陶为主,多施陶衣,胎质较为疏松,火候相对较低。器形以平底器为主,有少量三足器和圈足器,具体器类有釜、缸、盉、罐、钵、鼎、盆、匜、甑、箅等,尤以釜、灶、盉、罐、豆为典型器物组合。
商周时期,宜兴主要生产原始青瓷与印纹硬陶。两汉时期,丁蜀附近汉代窑址出土的各类器物,胎质主要是红陶、灰陶和原始青瓷,器类有罐、壶、瓮等,常见弦纹、水波纹、席纹等,釉色一般偏黄绿色。六朝时期,产品主要为青瓷,器类有碗、盏、钵、盆、盘口壶、双系罐等,釉色以青黄色、茶黄色为多,胎釉结合较差,常见剥釉现象,纹饰以弦纹、网格纹、联珠纹为多。唐宋时期,宜兴陶瓷以青瓷器为主,主要有碗、钵、四系罐、执壶、四系陶瓶(俗称韩瓶)等,釉色以青绿、茶绿、酱色为多,施釉往往不及底。
明代宜兴窑以生产日用陶瓷器为主,主要集中于丁蜀周边地区烧造。产品除坛、瓮、罐、壶、盆以外,更大量生产缸等大型粗砂陶器。丁蜀地区开始生产一种上釉陶器即宜兴均釉陶器,简称宜兴均陶,也称宜均,其工艺特点是泥条盘筑或者泥片镶接拍打成形,生坯上釉,高温氧化焰一次烧成。《饮流斋说瓷》记载:“欧窑—名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