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叶喆民:河南省禹县古窑址调查记略
2012/1/31 15:00:02

第二节 河南省禹县古窑址调查记略
叶喆民
一  前言
河南省禹县是我国陶瓷史上有名的钧窑遗址所在地,历来相传该县西南六十里的神后镇是出产钧瓷的中心,且近些年来,又发现该县西北的扒村也曾是产瓷的盛地。1950年陈万里先生曾去该县进行了实地调查,对这两处窑址的情况有过一些概括的介绍。然而关于钧窑的烧造历史,因为过去文献记载不详,见解互异,所以至今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虽然在河南、河北一带如汤阴、安阳、新安、磁县等地不断发现钧釉瓷片,但大都是时代较晚的元代钧瓷一类,而传世的许多号称宋钧特别是刻有数码的盆、奁等残片迄无所获。为了进一步了解禹县古窑址的全貌和它的烧瓷历史,故宫博物院于今年三月间派冯先铭、方国锦、杜廼 松和笔者四人去禹县、临汝、郏县等地进行了为时三周的调查工作。在河南省文物工作队李景昌同志和禹县文化馆曹子元同志,以及神后钧瓷厂卢正兴、祁杰等老艺人的协助下,获得了较多的标本和线索,为各窑历史与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准备了更为有利的条件。现将有关禹县神后镇和扒村两处窑址的调查结果作一简要报导。
二 神后镇钧窑遗址

 

1 窑址分布及产品特征
神后镇位于禹县西南,距县城约六十余里的大刘山簏,即明《钧州志》所谓“磁窑在州西大刘山之下”的地方(图一)。自宋代以来就以烧制钧瓷著称于世,至今仍有国营钧瓷厂及合作社营瓷厂在继承着过去的钧瓷的光荣传统。据当地老工人介绍,附近二十里内皆产钧瓷,如刘家门、杨岭寨多产宋钧,石屹节、槐树湾产元钧,其他如上白峪、下白峪等地亦有宋、元窑址,但因多年来屡经挖掘,地面上几无窑迹可寻。根据这些线索,我们在神后镇停留了五天,对上述几处窑址进行了普查或重点的钻探工作,只能找见几处堆积和个别的窑址遗迹。仅以产品最精的刘家门窑址一处为例,据当地老人谈论,即已翻过四次,深至七尺方圆数丈。而且由于时间较紧,有些地方如杨岭寨、石屹节、槐树湾等处未能前去,因此在这方面所获得的材料仍不免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分布情况大致如下:
(1)、刘家门


 



所烧器物品种较多,水平也最高。根据采集到的残片来看,有盘、碗、盆、碟、盒、炉等早期的器物,釉质大多细润,釉色以天青为主,也有少数葱绿、月白和带有红紫斑的(图二左下为粘有窑具的碎片),器底均挂满釉。在这一类的器物中尤以带把洗、菊瓣盘、折沿碟、盖盒等最为出色,真作到了“葱倩肥厚、光彩夺目”的程度(图二)。有的盘心和盘边还印有花纹(图三)。胎质缜密,略带青黑色。晚期制品则釉质较粗,多有棕眼,外部施釉不到底,盘心露胎,以灰蓝、灰绿和灰白色者较多。胎质也粗糙而泛黄色。所见只有直沿盘、扳沿唇口盘和墩式浅碗,瓜棱碗数种。
据当地农民反映,刘家门一带还出土过刻透花的灯台。此次我们只在苗家门找到过一片镂空器残口(图四中上),可惜残缺过甚,已无法复原。
此外,该地也烧制白地黑花器物,发现有盘、碗、盆、罐、盒、瓶等不少残片。造型和纹饰风格近似扒村窑,多有在碗心绘花草或写字的(图五右边四件)。惟釉质稍次,形制大都厚重,胎质亦粗且黄,与晚期的钧窑器物风格相同。
盘 可分作四式
Ⅰ式 板沿,唇口,腹部弧度较大,细圈足,盘心坯体较薄。口径11.2、高2.5、底径3.5厘米(图六:1)
Ⅱ式 板沿,唇口,浅平腹,圈足,盘心较薄,外施半截釉,口径12、高2、底径4.8厘米(图六:2)
Ⅲ式 侈口,腹部略有曲度,圈足,盘心较薄微凸,外部施釉不到底。口径13.9、高2.5、底径6.5厘米(图六:3)
Ⅳ式 直口,口外饰凸弦纹一周,腹壁斜收,近足处坯体渐厚,圈足,盘心甚薄,里外均施半截釉。口径17.2、高4.1、底径7厘米(图六:5)
碗  可复原者只有一种,墩式,直口,浅腹,腹底相交作圆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4 瓷网.中国——陶瓷历史文化资讯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